中美当代艺术的根源与表达形式:与张敢教授的访谈

艺术作品上的缺失不一定意味着概念的淡薄,我们表现一个主题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我们需要它。
— 张敢

中美大学生联盟(UCBRC)以“家”为主题的首次线上展览即将于2020年09月27日上线。展览邀请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艺术家通过绘画、摄影、装置等作品来阐释“家”对于他们的意义。我们特邀张敢教授来谈一谈家的概念与中西当代艺术的创作现状。从家的主题到展览文化,从艺术发展规律到表达手法差异,张敢教授通过深入浅出语句为我们了解中西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张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分委员会主席,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文艺复兴美术史、西方现当代美术史研究和中国现当代美术批评。出版《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研究》、《19世纪欧洲美术——世纪末与现代艺术的兴起》、《外国美术史简编》等多部专著。

1. 请问您认为国内目前的展览文化和趋势是怎样的?我们这次以“家”为主题的展览便是一个学生自发的非传统展览,请问您认为这种展览文化对于当代艺术有着怎样的推动作用?

中国博物馆方兴未艾,展览数量明显增加。因此如何组织一场好的展览,如何全面地向公众展现一个艺术家等问题在中国逐渐重要起来,是对中国策展人的一种挑战。但总的来说,越来越多的展览会为中国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间,还是好的。就这次展览来说,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沟通必然是好的,有助于开阔视野,启发中国的艺术家。

2. 我们本次展览的主题为“家”。那么请问您认为在中西方艺术史上,“家”这个主题分别是如何被表现与诠释的?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区别?

我们会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直接表现家庭或天伦之乐的作品比较少,偶尔在年画中会有所体现。然而虽然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的并不明显,但我们具有很强的宗族体系,中国人“家”的概念十分强烈,每当过年我们都会回家。西方人相对独立,较早地离开家自己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家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然而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也接近这样一种趋势,家不再是一种束缚。当代中国艺术中表现“家”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在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作品上的缺失不一定意味着概念的淡薄,我们表现一个主题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我们需要它。

3. 近些年在中国存在两类艺术家,即本土学院毕业以及海外留学归来的艺术家。请问您认为他们的艺术表达有何不同?是否呈现一种交融的趋势或各自有不同的探索主题?

会有不同。比如本土的艺术家在学院的训练下使得大家对技术性十分关注,同时这些艺术家也会存在一种焦虑,总会觉得自己不够当代,不够洋气。而从国外归来的艺术家接触过许多西方当代的作品,因此这种焦虑可能会相对较少。但他们会存在一个寻根的问题,他们回来后需要寻找和本土相契合的表现方式与主题。然而总体而言,现在留学归来的优秀艺术家还比较少。

 4. 当代中国艺术曾有一段时期十分强调“批判性”,请问您认为“批判性”是否是唯一一种使艺术介入社会生活的方式?艺术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影响当下生活?

艺术的功能是多样的,并不唯一。比如中国古代美术理论家强调“绘画成教化,助人伦” ,认为艺术可以起到道德说教方面的作用。此外,“书写胸中逸气,表达艺术家个人的情怀感受”,“怡情悦性,延年益寿”,“追求美好,表现温暖”,“记录历史,文化宣传”等等同样都是艺术的功能。“批判性”固然重要,但它只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层面,唯美的、优美的艺术也可以成为优秀的作品。因此,我们不应该用“批判性”的标准来衡量当代艺术或将其比作艺术介入社会的方式。我们应该回到艺术的本质,思考艺术到底是什么。

5. 在图像爆炸的时代,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人们对身边众多表现美好、歌功颂德的艺术作品习以为常甚至不以为意,批判性强的艺术在对比之下更能引起人们注意,并引发更多的讨论?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对于中国来说,这种现象与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缺失有关系。其实西方也有许多批判性强的艺术,在《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一书中,作者将过去30年间艺术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归纳为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从不同角度引起大家的关注。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对当代艺术的理解相对狭窄,比如认为当代艺术应该是具有批判性的。其实,无论运用何种语言方式,只要将这种语言运用到极致,便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对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6. 一些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意义比较隐晦,难以理解。如果没有艺术家的阐释会使观众很难理解。请问这是否是一种当代艺术意义开放的体现?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个性化,与艺术家个人的性格经历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如果缺乏对作品创作背景的了解便会导致交流的阻断,从而很难理解作品的意义。然而,了解艺术家的想法固然有好的一面,但这也容易导致我们忽视作品的形式,即一件作品到底好在哪里。观众会倾向于认为一件作品具有批判性便足够了,而忽略了作为艺术的本质所在。此外,由于当代艺术距离我们的时间太近,因此我们很难对其做出一个终极评价。

7. 仿佛在中国的艺术作品中,具象的较多,类似波洛克、罗斯科、亨利·摩尔这样的抽象艺术家比较少,请问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这是否也是中西方艺术产出的一种差异?

中国的抽象艺术发展较晚。最早60年代时期的中国美协是严格批判抽象艺术的,认为其是资本主义腐朽的一种标志。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大家才逐渐认识到抽象美的价值。此外,中国的文化强调中庸,强调适度。在这种哲学观的影响下较难使艺术形式发展到完全抽象的地步,总会有一些形象蕴藏其中。而西方强调极致的思想有助于推进对艺术形式的探讨。

8. 请问您认为在表现“批判性”方面,中西方当代艺术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西方的艺术更加直接,表现或暴露例如宗教冲突、种族歧视、同性恋等敏感社会问题的作品比较多。由于意识形态原因,一些话题在中国无法完全触及,这也会导致中国当代艺术在“社会批判性”层面受到束缚。西方的艺术产出一方面是在遵循艺术规律本身在进行创作,回到传统经典去探索新的形式语言;另外一方面则是对社会问题、人生境遇的一种回应。这两个方面互相呼应,在较为自由的创作环境下艺术家可以游刃有余地发挥才能,表现自己独特的身份。同样,西方对于艺术的宣传与评价也包含意识形态的因素,比如它会更倾向于反政府的题材。

这种情况对于中国艺术家会造成一种误导,认为我们也应该通过这种方式表现批判性。然而毕竟西方有着自身的文化传统与符号体系,因此我们在接受和创作艺术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保持主体性,寻找真正对于中国有价值的闪光点。中国艺术家面临的问题也许在于还未形成自己完整理论的时期便被西方的理论所裹挟,我们有着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对审美的判断,又能开放地接受西方的观点。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语言。 

9. 比如这段疫情期间的中西方艺术作品就呈现出一种不同的趋势,中国以歌颂医务人员,振奋士气的作品为主,而西方则会产出一些表现疾病或死亡,反思社会问题的作品。这是否也体现了中西方艺术在表现批判性上的不同?

是的。中国也有一些理论家在反思这个问题,这与体制舆论的束缚也有一定关系。比如疫情期间大家千篇一律地选择表现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但却很少去描绘病人的痛苦与绝望,人性的挣扎。但即使束缚是不可避免的,总会有聪明的艺术家在约束中以巧妙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思想,带着镣铐跳舞。其实这与西方古代的艺术是类似的,在委托人众多的要求下,还是会有许多大师想办法冲破这种束缚,取得突破。如今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勇于表达的灵感。 

10. 如今,艺术越来越体现为社会的工作。艺术史研究也逐渐从对艺术本体的关注转变为对艺术表达对象的关注,从武器的批判转向了批判的武器。反观历史,20世纪以格林伯格为代表的理论家强调对艺术形式的关注,而到了21世纪我们又重新回到艺术内容的探讨。这是否体现了艺术发展的一种流动性?

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发现艺术的发展是会经历从内容到形式,再从形式到内容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以内容为主的时期会相对长一些。实际上最终决定一件作品价值的还是要以内容为主,然而“内容”的定义是开放的,它不一定就意味着“讲故事”,比如美国特定时期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中点线面的形式语言同样可以算作内容。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采访:曹筱若(艺术与文化组)

翻译:褚育杉、曹筱若、李燕妮

Previous
Previous

农村支教创新与国际教育: 对话赵宾

Next
Next

中国绿色金融及国际合作: Mathias Lund Larsen